工作忙碌,能幫忙看SOP時間的稀少
ps. 如果有連結壞掉了,可以聯絡我,我會盡快修復。
目前分類:心得 (39)
- Dec 30 Sat 2017 09:28
Latex note
- Jan 17 Tue 2017 07:08
Lenovo P50 brief review
---------------------
開頭:
因為做物理研究需要用,
我老闆跟我說,預算$ 5000 USD 自己去選台喜歡的筆電來用。
囧,這個要求我這輩子沒看過。
----------------------
- Jan 16 Mon 2017 13:44
Note: VMware player 的 configuration -- preference.ini
- Jul 13 Wed 2016 11:51
申請Postdoc的經驗談
前言:
關於物理系博士畢業生,
根據AIP (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的統計,
約有將近一半的人,第一份工作會找博士後(postdoc) 研究工作。
在國家實驗室的博士後薪水約 $60~80k,
在研究型大學則是 $45~55k,看當地物價而定。
當然,私人企業的話,起薪更高約 $80~110k。
以上都是以年金來算,單位是美金。
面試的過程,研究型大學主要是看教授,如果而得來可能當天就給與錄取了。
國家實驗室的話,面試比較麻煩,是比較有制度,
先有電話訪談,再更進一步邀請到國家實驗室內來面試。
下面,我簡單的紀錄著找博後研究工作的經驗。
- Jul 03 Fri 2015 14:21
Google flight -- 好用的訂機票工具
現在提供訂機票服務的網頁有很多,像是:
我自己覺得google flight還真的滿不錯用的,
特色有
1. 可以顯示價格的波動,然後就方便找出最便宜的一天
2. 可以選怎多個出發點,這在美國比較好用,
可以租車到另外的機場出發,
可能多花車程兩小時,但飛機錢卻可以省下很多。
- Mar 16 Mon 2015 03:45
CERN ROOT for beginner-- Basic 2D histogram
- Mar 16 Mon 2015 03:41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Basic histogram
- Feb 01 Sun 2015 14:12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EventList and EntryList
- Feb 01 Sun 2015 13:36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Tree analysis techniques
- Jan 25 Sun 2015 10:39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TTree::MakeCode and MakeClass
- Jan 25 Sun 2015 10:34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TTree::AddFriend()
- Jan 24 Sat 2015 11:55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TChain
- Jan 24 Sat 2015 11:52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read in a Tree (TTree.h)
- Jan 18 Sun 2015 03:13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Writing out a Tree (TTree.h)
- Jan 12 Mon 2015 01:31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1. File I/O (TFile Class)
- Jan 04 Sun 2015 03:55
CERN ROOT for beginners -- 0. installation
- Dec 16 Mon 2013 11:53
After GRE and TOEFL
寫這一文章時,我已經在美國讀第四年的博班。
TOEFL 與 GRE考試的時間至少已經離我有五年以上了。
我常在反思,當年的考試準備對我有什麼樣的影響,
特別是對一個之後會留在美國工作的人來說。
- Nov 17 Sun 2013 09:00
心得 -- tips for powerpoint
這周聽的一場物理館的演講,主講人是我們系上FSU 的博士畢業生,還滿年輕的。
做的是Hardonic physic,理論學家,研究Lattice QCD,
現在也是一位教授。
他的presentation的投影片,是我看過這麼多大大小小演講中最精彩的,
一般理論的presentation就一推公式,還是一堆公式,
然後最後可能就顯示出模型計算出來的圖片,或是動畫。
但是這位學長的投影片非常有藝術感,
視覺動線,與邏輯流動,其水準是我沒想過的之高。
厲害到我都在想他slide中的特效是怎麼做出來的,
難怪我的一些教授都很推薦去聽他的演講。
我看他用的筆電是Apple的,
所以除了windows office之外,也可能是用keynote做的,
不過有些人也會用Libreoffice。
OK,本篇的重點是:
練習一些我在這場演講中看到的投影片技巧,順便跟大家分享
demo 可以在這邊下載:
因為有用到些animation,建議下載才看。
- Nov 06 Wed 2013 14:02
論 -- 幽默與文化
最近感覺到一個問題,
『好像用英文比較容易搞笑』。
當這個問題浮出意識時,我正看著一些網路上翻譯的搞笑影片。
有的是翻譯的圖片,來自美國、日本也有。
彷彿是台灣需要大量進口笑點似的。
當然諷刺政治的笑點,我想台灣應該是不缺乏才是,
但是相對之下台灣人似乎很缺乏自娛自嘈的習慣。
我坐在躺椅上,開始想著這個問題。
我開始想用文化差異的框架,試著來解釋這個問題看看。
- Oct 28 Mon 2013 10:13
論 -- 幽默與社交
物理學家關心的是嚴謹的事證,一絲不苟的分析。
但其實很多時候,
物理學家也需要許多想像力
也需要投入社交,談論物理以外的事物。
這次的conference已經是我第三次的報告經驗了,
大抵上不是很緊張,因為只要報告10分鐘,再加2分鐘的提問時間,就結束了。
不過,比較難的方面是在報告之外與其他物理學家的互動。
像是與朋友的朋友一起去餐廳吃飯,
與教授的朋友一起談論研究計畫,
也會有機會再次遇到之前合作過的朋友,
當然也是認識新朋友的時機。
一整天滿滿的社交活動,得不斷的聽,與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