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香港,在這趟旅行之前,其實對我是個很陌生的地方。
有一些印象是來自於小時候看的港片,
另外的印象就是來自於政治新聞了,像是香港回歸、一國兩制等等。
在2004年的時候,我去了英國,是我第一次走出台灣,
曾在香港機場等轉機7個小時,當時我只覺得香港機場好大阿,
裡面有好多的店,整個像是個shopping mall,五彩繽紛,
對於第一次出國的人來說是個相當大的不可思議。
往英國的班機中,我記得是搭港龍的,我旁邊坐了個相當年輕的女生,
不經意看到了她的護照,是個香港的小女生,
之後從她跟空姐的對談中,發現到她的英文很好,
因此就有了香港人英文都很好的印象。
2012年,認識了個香港的朋友,於是就開啟了這趟認識香港的旅行了。
也得感謝教授可以讓我放這麼久的假,
從美國回來兩週不到,就飛到香港玩。
---------------------------------------------------------------------------------
我想特別講一下高雄小港機場,
在去過了大大小小的機場後,唯一讓我感到待在機場等待很放鬆的,
就只有小港機場了。
不知道是哪時候改變的,覺得小港機場中,多了很多藝術設計感。
登機口,不像其他的機場只有呆板一排排的椅子。這邊有像是聽Lounge music時坐的沙發。
空間也很寬敞,即時外面下著雨讓人有班機的不確定感,心情也好會轉起來。
我的班機果然delay了,身邊很多香港人說著廣東話,哈,我都聽不懂。
有些應該是去墾丁玩的,看到他們有一節曬黑黝黝的手臂。
登機處天花板上的燈飾。
小港機場是個很簡單的機場,要迷路很困難。
---------------------------------------------------------------------------------
<出發>
班機delay了20分鐘,不過到香港卻是準時的。
上了飛機後不久,空姐們馬上忙進忙出的為乘客準備餐點,
香港航空的空姐是都是那種瘦瘦、很正的女生。
看她們這麼忙,感覺很辛苦阿,
人又細細小小的一隻,蹲下拿餐點,伸腰奉茶水。
乘客用完餐後,不到20分鐘,就抵達香港了,
因為太快了,實在沒有坐到飛機的感覺。
<搭機場巴士>
香港的朋友已經幫我買好"八達通"卡,
ps. 八達通類似台灣的悠遊卡,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這卡付費
來香港之前就做好功課了,
得知在機場可以買到"山頂纜車"、"杜莎夫人蠟像館"、"凌霄閣"的票,
為了避免排隊,我們就直接在機場買了,三合一的價錢印象中好像195 HKD.
買好票後,就去搭機場巴士到我們的旅館啦。
旅館,我們選的是,PTT鄉民的秘密宿舍--華都行旅館,位於北角。
搭 A11的機場巴士到北角大約要 1小時,價錢是40 HKD.
據我香港朋友說,機場快線(Airport express)相當的貴,本地人很少用,給旅客用的(薛錢).
在A11巴士上拍的照片。
機場巴士上是有free wifi的,它是個兩層的巴士,
若你仔細看,照片中有個小樓梯,可以爬上巴士的二樓。
在巴士中,行李有專門放置的地方。
---------------------------------------------------------------------------------
<香港的第一印象>
巴士走到了香港島,映入眼簾的是一排又一排的大廈,
還有多的不知道眼睛該聚焦哪裡的廣告們。
這些大廈,一樓是店面,而之上的樓看起來像是住戶,
有種因開發過快,而有一樓與其它樓很不一樣的不協調感。
至於人,不只是多,而是非常多。
這天是6/23 星期六,端午節。
除了香港人放假外,再加上各國觀光客,並且捷運站聚集了許多的家庭看護工,
據我香港的朋友說,他們大多是菲律賓或者是印尼人,
這點光景有點像是在台北車站大廳內,打地鋪群聚一起的外勞。
空氣讓我感覺有點黏熱,空氣品質不是很好,因為太多車了。
街上巴士一台接著一台,急急忙忙的停下來,又急急忙忙的走了,
日本在印象中也是很多人,但是在街上卻沒有這麼繁忙的巴士與排放的廢氣,
香港人好辛苦阿。
我與香港的友人下了巴士後,
本來覺得應該很容易找到華都行旅館,
結果方向走反了...暈....走了20幾分鐘才找到,
後幾天才知道香港的友人是個超級大路痴,
之後還有更慘的事蹟,之後還會寫到。
---------------------------------------------------------------------------------
<華都行>
華都行是個PTT鄉民的秘密宿舍,在PTT的Hong_Kong版中是很有名氣的,
這家旅館是我在作功課時爬文找到的,
不過既然是秘密宿舍,我也不能寫太多秘密出來的,
我是住單人房,實際上是間很小很小的房間,在日本我也還沒住過這麼小的房間,
但每晚才975 NTD~!
這就像你在台北信義區租房,但房租才1000元左右的感覺。
因為實在太便宜了,所以我也無法抱怨什麼了。
放妥了行李,我就跟香港的友人開始美食品味之旅了。
自從在美國自己有煮菜後,原本對食物的觀點有點改變了,
本來認為食物的美味是種感官上的刺激,就像煙火,一稍即逝,
感覺上追求個不切實際的東西,
後來,覺得食物是種文化的傳承,好吃的食物則是個藝術品,挑起人與人互動的情感。
有些地方的文化發展在觀光,例如墾丁,
有些地方則是發展在商業、政治,
而香港,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我認為就是它的料理了。
我可是抱著這次吃不到,回美國後最少也要兩年才回再來的覺悟,在吃東西的阿,
唉阿,好悲壯的感覺。
---------------------------------------------------------------------------------
<何洪記粥麵專家>
在銅鑼灣地鐵站下,找時代廣場的出口,
出去後直走到交叉路口,然後右轉,大約50公尺就可看到了。
它的店面小小的不是很好找。
這是時代廣場的street view
店門口的樣子。
我在出發前,就已經做好功課,把想吃的餐點都寫好筆記了。
圖中的是"正斗鮮蝦雲吞麵",香港的菜名感覺都要很長,才顯得有氣派。
簡單的說,這是一碗餛飩麵,加上了蝦餃。
蝦餃,是一層薄薄的麵皮,內含數隻蝦作成的,很有誠意,不像台灣只有一隻蝦。
湯頭微甘鹹而不膩,麵細而有勁。
一下子就被我吃光光了。
簡單的評語:就是好吃。
這是"乾炒牛河"其實我不太記得菜名了...
因為本來我是想點"美味飽魚大蝦粥",但是居然要220HKD,有些點不下手,
正在猶豫,還有思考要點什麼其它的東西時,
服務員就來推薦這道"乾炒牛河",
不過,這是的大地雷阿,它十分的油膩,我沒法吃完,
於是再花了1HkD買了個外帶的盒子,裝回去吃。
因為也不能吃太飽,等會還要去吃北角雞蛋仔。
這是菜單,價位有些高,比起後來我吃過的餐廳c/p值就顯得低多了。
---------------------------------------------------------------------------------
<北角雞蛋仔>
在英皇道與琴行街的交口
雖然"勁辣派甜甜掌門"的位置離我們住的華都行很近,但還是迷路了一陣子。
所幸北角雞蛋仔的味道很香,聞到就知道走到附近了。
去買得時候,已經有3~4人在排隊了。
它是一家很小很小的店,就像台灣夜市的小攤販,不過有店家就是了,
就只有個小窗口,你就在外頭點餐,就只賣雞蛋仔,
圖片中的"底"是層的意思,兩底就是兩層
老闆娘(亦或員工)一邊講電話一邊製作雞蛋仔,
程序很簡單,把做好的雞蛋仔漿放進加熱模具中,翻個面,
等個1~2分鐘就好了。
窗口處,貼滿了介紹的報章紀錄。
這就是北角雞蛋仔的模樣,已經被我吃了一半左右了。
要趁熱吃才會軟Q美味,冷了後會變成脆脆的口感,味道也不一樣了。
滿好吃的。
雖然聽別人說台灣也要賣雞蛋仔,但我還沒吃過。
回到旅館後,第一天的行程就結束了。
明天的行程吃的東西更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