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讀後心得 :
『道』
有一個最原始的東西,它創造了這個宇宙萬物
它是不可以形容的,所以老子也不知道該怎麼給它名字
老子姑且就把它稱為--道
道是廣大無邊的,虛空清極的,幽暗看不到,摸不著,也聽不到
但它的作用
卻是無所不含
我們所看到的生命事項都是從這個道中出來的
從一個寂靜的道中出來的
最終我們也會為到這寂靜中
老子說:這叫做歸根、覆命--而知道這道理的人,就可稱"明"了
道不僅作用無窮無盡
它也不斷滋養萬物,
而讓萬物自由生長,不控制萬物;讓發揮萬物的本能,而不干涉萬物
道之所以能有廣大的作用
正是因為它的空無
也因為它的空無,所以它能成任何形狀
也因為它的空無,所以它沒有邊界侷限
它是一個無限大的零
道對待天下萬物都是一是同仁的,不偏不移
有不足的地方,就會補足
有多餘的地方,就會去掉
強盛之後就是衰弱
低下之後便是興榮
老子的人生觀:
在老子的思想中,人是從"道"而來的,是故要遵循、傚法"道",才是最好的生活
主要的概念有:
『寡慾』、『居下』、『柔弱』、『無爭』、『自然』、『去巧智』
『寡慾』
老子認為人應該順應自然,而減少人為的縱慾、享樂
他說:過多的顏色,會讓人目眩;過多的聲響,讓人耳聾..<12>
『居下』
『去巧智』
老子說有好的東西,就會有不好的東西相對而生
有善良的東西,自然也會有不善良的東西出現
大家為了求好、求善,是故紛爭就出現了
他認為人應該傚法"道"
就如同"道"滋養萬物,卻不侍其能、不居其功
以無為、自然的心態來面對事物;這樣自然就不會產生紛爭了
人只要順應自然的本性去生活;
悠哉的耕田,粗飯粗食填飽肚子,而沒有慾望巧智
自然地人就可以平安的生活下去了
老子認為人的處事,都應該與道相符
順著到道的本質走,則終身不會有災禍
因而
人的處事,政治,都應該與"道"相符
如同"道"一樣 空無 自然
因此
人應絕智去欲,屏除巧詐,順應自然的生理本能就足夠了
要處於虛,靜的狀態,才能成事;剛強的反而會失敗
老子舉了
房子是空的 才能使用
容器是空的 才能使用
論說 "無"真正有用 (大家只知道"有"有用,而不知道"無"有用)
我把它想成為: "靜的力量"
靜不是就呆呆的沒有作用,它也是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