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的判讀,是在教你知道重點在哪裡,

一篇聽力中,有很多雜七雜八的概念、例子、教授的提問

篩選出重要的內容,才不會讓你聽完仍現在迷霧中一樣。

 

TOEFL聽力中有分conversationlecture

那就先從比較難的lecture談起吧

 

來看個真實我遇過的聽力考題

「CO2是造成地球溫度上升的氣體,在大氣中,CO2會trap住heat,跟溫室的作用很像,所以CO2也稱為green house gas。

但是在大氣中,還有其他的氣體也有trap熱的作用,那就是甲烷(methane),甲烷比二氧化碳更會將熱給trap住,但是在大氣的成份中,甲烷的比例是遠較CO2少的。雖然少,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他的存在。

甲烷的形成有分成非生物構成,像是被困在地層中的甲烷氣體,那是由自然產生的,而當我們挖礦或探井時,破壞地層,甲烷就會洩漏出來。另一種形式是由生物生成的,例如反芻動物(ruminant animal)會排放甲烷,像牛就是,在一些沼澤(swamp)中,植物腐化也會產生甲烷。 不過最新的科學發現,活的植物(live plant)也會產成甲烷,像是在剛果的森林中就發現了這種植物。

因此媒體報導:我們應該多多砍樹,以減少這些樹排放的甲烷量。但是,別忘了樹也會吸收二氧化碳,吸收的量比排放出甲烷的量來的多,所以說藉由砍樹就能減少溫室效應這種說法是太過誇張的。不過事實上甲烷的在大氣中的數量已經比xxx年成長了三倍,砍樹這一種方式是一種類似"交易(trade off)"的作法,我們還需要評估整體的效應,也有可能我們需要新的方法。」

(我記得的大致上是這樣,不過有一些細節可能漏掉了)

 

問題1 本篇lecture的主旨在討論什麼

(a)  溫室效應

(b)  二氧化碳與甲烷的不同

(c)  甲烷生成與對環境的影響

(d)  科學上的新發現

 

問題2 教授為什麼要提在地層中的甲烷氣體

(a)  說明地層中的甲烷氣體越來越少

(b)  指出環境遭受破壞

(c)  主張甲烷氣體造成溫室效應

(d)  作為非生物構成的例子

 

問題3 教授對媒體報導的態度為

(a)  生氣,因為沒有更大肆宣傳

(b)  沮喪,因為報導不實。

(c)  高興,因為可以讓大家知道科學的新發現

(d)  沒感覺,因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問題4 可以推知對於甲烷,對於未來的處理方法: (這題印象模糊...)

(a)  仍需要思考與調整

(b)  多多砍樹

(c)  不要挖礦探井

(d)  多多種樹

 

選項真的有些機車,但是卻是真實你會面對的狀況,

雖然聽的懂,但我在寫的時候還是抖抖的...

在此先給你打注心理預防針~

 

 

不敢說是百分之百,但是大多數lecture的結構元素有:

(1) 簡介

(2) 引子

(3) lecture正文

(4) Q&A

 

分隔出結構,只是方便我好說明重點在哪裡而已,

實際上,你也不需要去check這段是屬於哪種結構。

 

 

(1) 簡介

有可能開頭就來個全篇的main idea

舉例來說:教授:『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XXX的行為模式』

main idea 可是必考的考點呢!!

 

或者會提到一些關於course 的information

例如:原本lecture延後、考試延期的原因

 

這些都是有很高機率會出題的地方,別的可以隨便聽聽就算

遇到這些資訊時一定要提高注意唷

(其實即使不是是為了考托福,在現實也是一樣的阿!)

 

 

 

 

(2)引子

引子在我定義中 是在進入lecture正文前一段鋪陳

舉例來說 教授說:『我知道大學生晚上都很忙...』

 

引子通常是廢言比較多,(ps.簡介則是有涵蓋main idea 與 course information等等)

這時候可以盡情放鬆自己

 

要出題的話,也只有"再聽一次題"可出而已

"再聽一次題"的特徵是出現奇怪的句子

舉例來說 教授說:『我們這裡有人去過夏威夷衝浪的嗎..』

題目可能會問,教授說句這話的目的做什麼

 

 

 

 

(3) lecture正文

這是重點部分,但不意味著就得每字每句都要萬分地專心

沒有篩選地note taking,或是無差別地將每個資訊都塞在腦中

反而會使不必要的資訊過多,進而找不到需要的資訊,甚至漏了真正重要的資訊

就像你的email中塞了一大堆的垃圾信一樣

 

TOEFL 聽力是模擬上課的情況,

ETS要測驗你是否能聽的懂,並摘要出核心,同時要足夠的中程記憶,

summarization的功力,最好的練習方式就是實際去上課!實際做筆記!

itunes U & youtube上的教育資源   

這篇提供了很多open source course,請你實際去體會看看。

 

下方,我統整了一些要常見要注意的地方,每一點都是很重要的,

這些地方也是需要作note taking的地方,

不過,作題目的時候其實是沒有太多時間看note的,

你在寫note的時候就要組織,就要review,

關於更多taking note的細節,我們之後會有專門的討論。



*定義

ex.教授提出一些名詞,Extrinsic factor, Intrinsic factor (data from OG)

然後教授繼續解釋它的內含與意義,這些解釋內容就很重要了,

請把它們寫進你的note之中,但不要將聽到的一個字一個字的抄下來,

你該把意思記下來就好,像是教授說 intrinsic factor 啪啦啪啦講了快40秒,

但你需要將核心概念紀錄起來就好,比方說,寫下「內在的因素」。


題目可能會問你 什麼是Extrinsic factor,什麼是Intrinsic factor

then 要你填表之類的。

 

 

*在演說中有談到"組織"之處

EX.比方說,農夫對應desire,solider對應emotion,等等的...

有時候教授會幫你重整,但時常是不會,那你就必須能在聽得過程中寫下正確的關係。

這也是major information,不能放過!

farmerdesire

solideremotion

leaderintellect  (data from OG)

這種題型ETS超喜歡考這種組織題,不考就不是ETS了。


 

*例子

example是非常非常會考的地方,

而例子的內容常是出題的要點,這也是你該taking notes的東西,

像是教授為了intrinsic factor舉了三個例子,

另外也要注意"教授舉這個例子是用來幹嘛的",

不要光寫下example的內容,但不知道它是來作什麼的。

 

 

 

*有談到New, Special, Different, Flaw 的地方

general rule:有不一樣,特別的訊息就是考點,

這些東西就是major information (OG的用語是major details)


 

 

*圖

螢幕中出現了圖時,要留心一下,

雖然圖大多都是為瞭解釋些專有名詞用的,比較少出現在考點上,

但是也有這樣的題類:

ex. 這張圖是要用來幹什麼的

ex. 教授談到了圖什麼,比方說教授說這張圖片的簽名有xxx特徵

 

 

正文的重點大概就是這樣了,接著我們來看下個部份。

 

 

 

 

(4) Q&A

學生與教授討論的內容往往是考點

這邊也很常出現"再聽一次題"

ex.學生的答案

ex.學生搞錯的原因

ex. 學生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我們來模擬一下,重點的找尋:

CO2是造成地球溫度上升的氣體,在大氣中,CO2會trap住heat,

跟溫室的作用很像,所以CO2也稱為green house gas

但是在大氣中,還有其他的氣體也有trap熱的作用,

那就是甲烷(methane),甲烷比二氧化碳更會將熱給trap住,

但是在大氣的成份中,甲烷的比例是遠較CO2少的。雖然少,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他的存在。甲烷的形成有分成非生物構成

像是被困在地層中的甲烷氣體,那是由自然產生的,

而當我們挖礦或探井時,破壞地層,甲烷就會洩漏出來。

另一種形式是由生物生成的,例如反芻動物(ruminant animal)會排放甲烷,

像牛就是,在一些沼澤(swamp)中,植物腐化也會產生甲烷。

不過最新的科學發現,活的植物(live plant)也會產成甲烷

像是在剛果的森林中就發現了這種植物。

因此媒體報導:我們應該多多砍樹,以減少這些樹排放的甲烷量

但是,別忘了樹也會吸收二氧化碳,吸收的量比排放出甲烷的量來的多,

所以說藉由砍樹就能減少溫室效應這種說法是太過誇張的

不過事實上甲烷的在大氣中的數量已經比xxx年成長了三倍,

砍樹這一種方式是一種類似"交易(trade off)"的作法,

我們還需要評估整體的效應,也有可能我們需要新的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n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