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某一段太長,自己分一下,
先快速瀏覽此段結構,自己切


理想的的段落,
大概是一篇被分成4-5段
(一段約140字~200字)
如果ETS出這種文章,對我們是比較輕鬆的
因為我們只要讀一點點,
就可以知道該"小"段的main idea了

不過
有時候文章會分配不均
可能全文只有兩段...
而一"大"段中資訊複雜,且又有轉折
這時候該怎麼處理呢
 
 
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切割囉~~
舉例來說在第二段寫reading note的時候,
記錄成
 2-1:地球的起源 ,熱
 2-2:熱有三種

反之,如果有太多"小"段落,
我們也可以把討論相近的連起來
可記錄成
5-6-7 在講 latitude 跟 temperature的關係



3.在作摘要的同時,可以先猜猜文章的走向
在略讀的時候,說是讀文章,也可以說是在猜文章
所以main idea抓到後,你的理解速度會加快不少

比如說,你看到某新聞標題,寫XX總統,洗錢
你大該就可以猜到下面的文章是在寫什麼了

對於我們答題時也有不小的幫忙
答題時,很多人是由題目找相對應的段略去讀的

但是若題目需要跨段落的資訊,
或是前幾段的基礎

或是第二段沒有直接的題目,所以你沒有看
但是有些題目需要用到第二段的概念
這時候只讀一段是沒有用的

不過這時候你有做摘要就方便多了
因為
即使沒有問題出在此段,你仍已掌握該段重要訊息。


 
4.綜合來說,做摘要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文章,還有其他的好處:


可以穩定情緒;一開始就寫題目而沒讀文章,可能會心浮氣躁。

可以訓練快速寫筆記,對於口說、整合寫作有reading的部分,很有幫助。

整理完後,對主旨題(2分唷)非常有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ina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